品尝福岛“海鲜”。

柱子

福岛“海鲜”的美味魅力应有尽有!

这里有使用福岛“海鲜”烹制的美味料理、以及经营福岛海域所捕获新鲜水产品的店铺信息等,
各种福岛“海鲜”魅力应有尽有!

进入列表页面 >

用以确保“海鲜”美味的
安全放心举措

从福岛海域捕捞的鱼,将进行彻底检测,然后再送上餐桌。除了福岛县政府实施的检测之外,这些鱼还要经过渔协实施的自主检测,才会被送上餐桌,真正安全放心。在福岛海域能够捕获各种各样的鱼,但不论哪种,所有鱼都会用同样的检测体制进行检查和出货。各项不为公众所知的举措,确保了福岛的“海鲜”。

海鲜检测体制

Ge半導体検出器で検査(福島県農業総合センター検査室)
用Ge半导体检测器进行检测(福岛县农业综合中心检验室)

由福岛县政府实施的监控检测

◎这是用以确认食品安全性的政府官方检测
◎每周定期实施(每周约150个样本)
◎解除出货限制
◎选定可捕捞种类

Cslシンチレーション検出器で検査(小名浜魚市場検査室)
用Csl闪烁体检测器进行检测(小名滨鱼市场检验室)

由渔协实施的自主检测

◎这是为了让大家能放心食用的自主检测
◎每个捕捞日,在各市场实施
◎超过25Bq/kg时,将送往福岛县试验研究机构(水产海洋研究中心、水产资源研究所)进行精密检测

【自主检测流程】

① 预处理

每个捕捞日,对每种鱼采集一个以上样本。去除样本的表面污垢后,根据食用形态进行处理。此时可配合检测设备的特性,切碎或切块。

② 检测

在检测室进行检测。
※下限值为12.5Bq/kg或以下(自主基准值50Bq/kg的四分之一)

③ 附上检测结果后出货

每种鱼附上福岛县渔联的检测证书和检测结果后,才能进入消费市场。

【出货方针】

※自主检测中超过25Bq/kg时,将送往福岛县试验研究机构进行精密检验。

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的出货方针,是以50Bq/kg为自主基准值。
如此,即使出错,也不会有超过100Bq/kg(日本国家基准值)的海鲜流向市场。

福岛县水产海洋研究中心

福岛县水产海洋研究中心,
一处建于磐城市小名滨的研究所,是县内水产研究机构的核心机关,
也是上层鱼资源研究的基地。

地址:

磐城市小名滨下神白字松下13-2

研究设施:

辐射能研究楼/(辐射能测定室、干燥灰化室、食品成分分析室等)
一般研究楼/(资源调查测定室、海洋环境分析室等)

主要研究课题:

·阐明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转移
·实施有关海洋环境、海况预测、渔场形成预测的研究
·实施有关海胆、鲍鱼渔业及近海渔业支援的研究
·与其他领域合作开发新技术,发布成果信息

渔场环境部
辐射能研究部
磐城丸
磐城丸

福岛县水产资源研究所

福岛县水产资源研究所,
作为养殖渔业和底层鱼资源研究的基地,
是一处建于相马市的研究所。

地址:

相马市光阳1丁目1番14

研究设施:

管理楼/实施一般研究、设施管理
(设有测定鱼体、测定辐射能、诊断鱼病等监视面板)

鱼类楼/设有8座20吨水槽(饲养母鱼、培育鱼类种苗)

封闭循环楼/设有封闭环境式水槽(在封闭环境下实施饲养试验)

海水过滤槽/每小时过滤1,200吨(过滤海水)

生产能力:

比目鱼/100万条
香鱼/300万条
鲍鱼/100万个

主要研究课题:

·实施有关养殖渔业对象种的种苗生产技术研究
·实施有关养殖渔业对象种的放流技术研究
·实施有关沿岸底层鱼资源及资源管理的调查研究
·实施有关松川浦繁殖稳定化的研究

鱼类楼
比目魚/香魚魚苗養殖樓
孵化池
研究指導船「拓水」
鮑魚養殖
年輕的比目魚

关于试验生产

福岛县捕获的水产品,在进入市场流通前的阶段都会进行检测,超过基准值的鱼类将不可进行买卖。
刚发生事故的2011年,放射性铯浓度超过100Bq/kg的样本约占40%,但之后迅速减少。
未检出比例逐渐增加,2018年以后未检出的样本超过99%。
自2015年4月以来,样本值均未超过100Bq/kg,但2022年1月,许氏平鲉(黑鮶鱼)的检测结果超过基准值(100Bq/kg),其出货受限。

水产品的放射性物质调查

为了调查东京电力(株式会社)福岛第一核电站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水产品的污染状况,日本水产厅与相关地方政府及相关行业团体等合作,在福岛县及其附近县的主要港口实施水产品抽样调查。

关于各国食品基准值

  • 在作为国际标准的《食品法典》中,一般食品的放射性铯基准值为1,000Bq/kg
  • 日本依据国际思路设置基准值(100Bq/kg:一般食品),确保食品安全性

单位:Bq/kg

※食品法典标准采用介入标准1mSv,假定所有食品中有10%来自污染区域。
欧盟标准设定新增辐射剂量一年不超过1mSv,假定人一生食用食品的10%受到相当于限制值的污染。
美国标准采用待积有效剂量5mSv,假定膳食摄入量的30%受到污染。

安全放心Q&A

放射性物质是什么?

是指会发出放射线的物质。
放射性物质也存在于自然界,它们不断发出放射线,但量不多。然而,当身体摄入大量放射线,将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,所以核电站事故之后,很多人都不敢食用水产品。
放射性物质在释放射线的同时,将逐渐消失。原有放射性物质减至一半量的时间,称为半衰期。此次事故中,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大部分是碘-131、铯-134和铯-137。碘-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,所以事故后短期内便消失了。但铯-134的半衰期约为2年,铯-137的半衰期约为30年,所以这些都残留在了环境和生物中。

如何调查海洋中的放射性铯?

用调查船进行调查。
用于测定放射性铯的海水和海底淤泥(海底泥),将使用调查船的特殊设备进行采集。
由于溶解在海水中的放射性铯非常少,所以很难直接测定海水。因此,我们使用特殊药品,将溶解在10瓶2升装塑料瓶海水中的放射性铯浓缩到10克(1个塑料瓶盖子的量)进行测定。
海底泥则用长筒采集后,切片进行测定。通过切片,可得知放射性铯扩散至海底的深度。

如何检测水产品?

用测定仪进行调查。
检测水产品时,我们使用一种名为锗半导体检测器的测定仪。使用该测定仪测定辐射能时,需将试样制成特定形状,它无法直接测定整条鱼。因此,水产品应切碎。 测定仪利用放射线照射到半导体即通电的性质,对水产品实施检测。

进入鱼身体的放射性铯,是否会直接残留在其体内?

放射性铯将与尿液等一起,排出体外。
铯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。因此,它即使进入鱼的身体,也会与尿液等一起排出体外。此外,海水鱼还可通过鳃将铯排出体外。如此,铯会离开身体,放射性铯的浓度将不断下降。
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减至一半的时间,称为生物学半衰期。据称,进入鱼类体内的铯-137,大约将在50天后减少到一半。

受污染鱼的后代是否也会被污染?

污染不会转移到后代身上。
放射性铯并不像病毒那样在体内增殖,因此污染不会转移到受污染鱼的后代身上。(国立研究开发法人)水产研究·教育机构的调查表明,高浓度污染水从核电站泄漏的期间很短,所以事故后出生的鱼很少有污染。今后,随着事故后出生水产品的增加,水产品的污染将进一步不断变少。

海洋中的放射性铯将去往哪里?

逐渐被稀释,进入海底泥中。
进入海洋的放射性铯,将被数量极其庞大的海水不断稀释。此外,铯将逐渐沉入海底,进入海底泥中。这些进入海底泥中的铯,几乎不会再进入生物体内。如此,铯将慢慢从生态系的生物圈中脱离。

为什么海底泥中的放射性铯不会进入生物体?

因为铯与泥非常易粘。
现有研究表明,进入海底泥的大部分放射性铯,其进入生物体内的量极少。这是因为铯牢牢粘在海底泥中所含的粘土上,无法脱离。
(国立研究开发法人)水产研究·教育机构进行过铺设受污染海底泥饲养实验、以及海底放置鱼笼实验等,验证了海底泥中的放射性铯不会进入生物体。

食用鱼类也安全吗?

福岛县捕获的水产品,在进入市场流通前的阶段都会进行检测,超过基准值的鱼类将不可进行买卖。
刚发生事故的2011年,放射性铯浓度超过100Bq/kg的样本约占40%,但之后迅速减少。
未检出比例逐渐增加,2018年以后未检出的样本超过99%。